至尊国酒业
建于2012年,占地 2.3 公顷,厂房 4 栋
贵州省仁怀市至尊国酒业
联系方式:185-1041-6800 (同微信 号)
企业邮箱:36079577@qq.com
企业位置: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苍龙街道办事处苍龙社区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了解更多最新资讯
酿造工艺
中国酱香酒秉承古法,传承匠心,采用传统纯粮固态发酵法工艺生产,遵循“三高三长”的原则,即高温制曲、高温堆积发酵、高温馏酒;制曲时间长、生产周期长、贮藏时间长。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制曲、制酒、贮藏、勾调等。人们将这种传统工艺统称为“12987”。
“12987酿酒工艺”工序复杂,周期长,成本高昂,出酒率低,酒品上乘,被誉为世界上最复杂的酿酒工艺,已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这五个数字看来简单,但其中所包含的生产工艺之复杂,远超常人所想。
解析“12987”
每一滴出厂的酱香酒,从原料进厂到产品上市至少要经过五年,在此期间分两次投料,九次蒸煮,八次发酵,并加入高温大曲,进行高温堆积、入池发酵、取酒、贮藏、勾调等技术处理。
经过漫长、特殊而神秘的生物化学反应,在窖池、空气中庞大的微生物群的共同作用下,各种有益的微生物尽数参与发酵作用,使贵福酱香酒呈现出独特口感。
其酿造工艺特点概括为:“12987”和“三高三长”。
其中,“12987”是酱香型白酒的基本酿造工艺的浓缩总结:即一年1个生产周期、2次投料、9次蒸煮、8次发酵、7次取酒。
“1”是指1年生产周期
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是所有白酒中最长的,从原料下沙到最后一次取酒结束,前后耗时一年,即一年1个生产周期。
其间,只投两次粮,投粮过程中不取酒,而取酒过程中不再投粮,这好比“整存零取”。
酱香酒的用粮极为讲究,必须选用优质的糯高粱,它具有粒小、皮厚、单宁含量高、支链淀粉含量高、耐翻耖、经得起多次蒸煮等特点。
“粮为酒本,曲为酒骨”,用粮优质与否,从根本上决定着酱香酒的品质。
“2”是指2次投料
第一次投粮叫下沙(“沙”指高粱),时间在重阳节前后。下沙的投料量通常占总投料量的50%。
第二次投粮叫耖沙(耖沙,仁怀本地话,读音chào沙,“耖”和“下”一样,都是动词,下是投下,耖是翻搅均匀),时间一般为第一次下沙后的一个月后。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%。
下沙、耖沙投粮生产结束后,取酒过程中除了加大曲粉外,不会再加高粱。这就是所谓的“二次投料”。
“9”是指9次蒸煮
九次蒸煮,是指高粱从下沙开始到七次取酒结束要经历九次蒸煮(蒸粮食糊化)过程、即投粮蒸煮两次,取酒蒸煮七次。
酱香型白酒在下沙(投料)、耖沙(第二次投料)环节各混蒸一次,第三次蒸煮得到熟糟后,经过摊凉→拌曲→堆积→下窖→封窖发酵→开窖取醅→上甑烤酒六个轮次的循环,每一轮次都有一次蒸煮,整个过程共有九次蒸煮。
“8”是指8次发酵
八次发酵,是指高粱从下沙开始到七次取酒结束要经历八次发酵过程,每次蒸煮后对应一次发酵,由于取完七次酒后的糟醅不发酵直接丢弃,所以只有八次发酵。
酱香白酒在酿造期间,从第三轮开始不再投入新的粮食,但是由于原料粉碎或较粗,醅内淀粉含量较高,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,淀粉会被逐步消耗,直到第八次发酵结束后,醅内淀粉的含量仍在10%左右。
“7”是指7次取酒
七次取酒,整个生产周期要取七次酒,即一次酒、二次酒到七次酒。由于三次酒、四次酒、五次酒酒质最好,我们称之为“大回酒”,六次酒称为“小回酒”。
酱香酒在酿造过程中真正取酒是在第三次蒸煮后,到了每年的十二月和次年的一月份,才开始第一次取酒,取酒完毕之后再对酒糟进行摊凉、加曲、堆积、下窖、封窖发酵等流程,如此周而复始,每月一次,共需要经历七次取酒。